我的“工”字记忆

2023-08-28 05:57:24    来源:中工网-工人日报


(资料图片)

林世超

未曾想,一跨五十年,第二次参加职工美术作品展。今年五一节前夕,我意外收到参展邀请函,主办单位是厦门市总工会,主题为“礼赞劳动创造、工筑精神家园”。劳动创造,值得礼赞!于是,我刻就一方大印,加之十余方相关内容的闲章,拓成一款篆刻组印参展,以致敬老一代和新生代的劳动者。

我这位曾经的工人、工会干部,感慨良多,尘封的记忆也被开启。

经历上山下乡三年农活之后,我告别闽西山区返城,先后在厦门两家国有重工机械企业干了十多年。

1973年,我首次参加市总工会主办的全市职工美术作品展。这幅工作之余创作的油画作品,以刚涂装朱红色防锈漆的热风炉为背景,表现了基建工地现场师徒俩的形象。

如果见过炼铁厂的图片,一定能见到除主体炼铁高炉外,相邻一侧高耸三座二三十米的庞然钢铁大物,那就是热风炉。两套热风炉交替燃烧送风,循环反复。投产之前,炉内耐火砖砌隔和炉内壁保温隔热石棉泡沫砖的铺砌作业,既是技术活,也是高强度的体力活。其时,工友周振华、张珣兄和我是炉内作业的主力。一天,在炉内仅三平方米的狭小作业面上,三人正埋头铺砌,突然爆裂声响,由热风炉外地面操作绳索升降的铁篮脱钩,顿时十多块耐火砖(每块至少四五公斤重)从十多米高的炉顶入口处倾砸而下。说时迟那时快,三人反应极为迅速,紧贴炉壁站立。此刻,已无处可逃!随之而来的是坚硬的耐火砖与头部藤条安全帽的撞击,与肩部、胯部和腰部的撞击。惊吓的工友马上从炉顶下软梯到炉内实施抢险,三人除肩部手臂等处不同程度受伤外,幸无大恙。我们当时年轻气盛,仅休息两天,便不顾伤痛又爬入炉内铺砌作业。如今三位老兄都年逾古稀,依然豁达康健,偶有聚会,笑谈当年。

从炼铁企业到铸造企业的工作单位变动,让我干上了企业的工会工作。上世纪八十年代伊始,改革开放春潮涌动,现代企业科学管理开始走进企业,工会积极发动全体职工广泛参与。从活动策划到组织实施,从全员教育培训到检查反馈,在车间、在班组、在高温的生产一线,都有工会干部的身影。此外,工会还牵头开展各项技能竞赛、劳动竞赛等活动。

有一件小事在此顺带一笔。一次路上偶遇老班长吕文龙兄,一见面即紧紧握住我的双手,表达感谢,一时让我莫名。此时,我因工作调动已离开工厂十余年。原来,这位老兄其时因工伤住院,期间我前往探望慰问,发现他仍无法行走,头发已到非剪不可的长度。我看在眼里。几天后,我即抽空带上理发工具到病房为其剪发。一桩小事,竟让他久久珍护于心。好个工人兄弟!

为营造企业文化氛围、构筑职工精神家园,工会还定期编发企业《铸工报》和宣传栏。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体育活动也十分活跃,每年度的迎新春联欢会大受职工欢迎。工会还先后举办了职工广泛参加的足球、篮球和游泳比赛。有200多名职工参加的自行车环岛骑行,应该算是开了那个年代基层职工体育休闲活动形式的先河。春风已经苏醒,这是上个世纪激情燃烧、活力四射的八十年代。

生命就像一条长河,不求湍急奔腾,只需静静流淌。一次参展,竟想起这些往事的碎片,我的“工”字记忆,永远不会磨灭。

标签:

上一篇:小米Max ID首次曝光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X 关闭

X 关闭